8月31日的晚,十九位信心满满的小伙伴在小红楼408一同拉开了挚友社暑期社会实践的帷幕。此次实践旨在响应回访校友的号召,以微薄之力献礼农大校庆。
实践过程中,队员共分为8组,每组分别采访数位校友,采访时间集中在9月1日到9月8日。小队成员每天的行程都排的满满当当。“起床,上车,采访,写稿子”,成员林佳璐这样总结自己的实践生活,“因为写稿子那天一定会熬夜,于是一个小队的两个人轮着写,隔一天休一天。”遇到一些住在密云或者昌平的前辈,成员们更是要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出发。
其实,为了这八天的采访,小队成员从两个月前的小学期就开始着手联系天南海北的校友,最后为了能采访集中,才将采访地点定在了北京。“一是为了大家食宿方便,二是因为北京的校友相对密集。”小队队长汤庆爽介绍。寻找校友联系方式是当时的最大问题,因为能力有限,大家能联系到的不过是一些年龄相差不多的学长学姐,他们有些本身也没有毕业,生活背景与成员自己相差微乎其微。起初大家加入了北京市农大校友群,挨个加好友发邀请,可是因为联系方式的问题,结果并不乐观。“之后联系了北京地区的校友负责人,可是前辈那里也没有现成的联系名单。”
面对如此窘境,副队长贾柯提到:“校友办的老师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,主动联系我们,并提出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联系方式。”据悉,为了积累足够的采访人数,小队成员还联系了其他学校学生组织,一步步理清可以采访的对象。
为了让大家的采访过程更为专业,搜集到的写作材料更为精准,小队在出发之前不仅组织了数次人物采访的培训,还邀请了挚友社指导老师安文军为大家答疑解难。老师在讲解时,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几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向大家反复强调,这次采访要着重挖掘对方当年在农大的故事,语言拒绝假大空,以事实勾勒历史,用细节流露感情。
迄今为止,小队已上交文章数十篇,正在紧张的数据汇集与稿件修改的过程中,力求精益求精,让故事更生动,全方位反应不同时代学校生活的特征,联系八方校友,为母校华诞喝彩。
|